隨著全球貿易的復蘇和增長,亞洲空運市場正面臨一個前所未有的旺季挑戰——運力緊張。DSV和Dimerco兩大國際貨運代理公司發出預警,盡管航空公司正在重新分配運力,亞洲的空運能力在即將到來的旺季仍將面臨巨大壓力。
提前規劃成為關鍵
Dimerco在其最新的市場報告中強調,對于計劃從中國大陸向美國和歐洲發貨的客戶來說,提前規劃至關重要。由于需求的激增,一些服務的運力已經售罄,特別是那些擁有最佳航線和飛機條件的寬體貨機包機。
需求激增的背后因素
需求的增長可以歸因于多個因素,包括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紅海危機導致的海運模式轉變、港口擁堵問題以及空運和海運價差的縮小。這些因素共同推高了對空運服務的需求。

航空公司的應對策略
面對這一挑戰,航空公司開始將塊空間協議(BSA)分成更小的部分,以適應市場需求。特別是在中國至美國的航線上,簽約率已達到疫情以來的最高水平。然而,盡管航空公司正在努力調整策略,但貨機供應的緊張局勢仍然存在。
貨機供應緊張的深層原因
DSV指出,盡管航空公司試圖通過將貨機從產能過剩的跨大西洋航線轉至亞太市場來利用強勁的需求,但貨機供應的緊張局勢預計將持續到今年下半年。此外,由于波音777-200f的交付嚴重延遲,以及航空公司對訂購老舊型號的猶豫,運力增長面臨進一步的壓力。
老舊貨輪退役加劇運力緊張
許多老舊貨輪即將退役,這使得運力增長在2024年剩余時間內持平,2025年的前景顯得黯淡。這一情況加劇了行業的挑戰,要求航空公司和貨代公司尋找創新的解決方案來滿足全球需求。
行業前景與應對措施
盡管面臨挑戰,航空貨運行業必須克服這些障礙,以有效滿足市場需求。法航荷航馬丁航空貨運公司和卡塔爾航空貨運公司已經開始將寬體客機運力從拉美-歐洲航線轉移至亞歐航線,以緩解運力緊張的狀況。